打开去钓鱼吧APP,垂钓更轻松 免费下载

钓鳊鱼的技巧和方法分析

钓鳊鱼技巧 11年前

鳊鱼是中下层鱼类,食性受饲料左右,或嗜腥或贪香。过去只指长春鳊,因个体不大、自然生长缓慢而不作主要养殖对象。后受毛泽东名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影响,并因鳊、鲂难分,遂替代“武昌鱼”成为养殖对象。在科学养鱼指导下鳊鱼的生长越来越快,实现了当年养当年收获,长速1:7~9。即使是不怎么投喂饲料的湖泊、水库、河道,4月中旬放养尾重25~35克的幼鱼,到11月就长到200~300克了。所以,凡利用天然水面养鱼的地方都将它作为补充养殖对象。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水库,鲫鱼从5月初开始产卵,6月中旬结束,之后大鲫鱼就分散了,形成钓鲫难。之后经过钓鲌鱼的过渡,7月初“出梅”后就进入钓鳊鱼的旺季了。

手竿钓鳊鱼,湖泊选走水慢的内湾口里侧,不要选湾底,水深1—2米。水库选长有芦苇等水生植物的浅水区或岬角附近,水深0.8~4米;无有利地形则选大坝两头,水深不超过8米;也可在船上矶竿作手竿,垂线而钓,水深20~30米。河道寻转弯处水流稍快的位置,但要停得住浮漂,不能水走漂移,调低钓高30秒钟就看不见漂尖了,水深1N 2.5米为宜。投喂青饲料的池塘以料台为钓点,钓浮不钓底:喂粮食类饲料的池塘离投饲点稍远,由于吃惯了沉底的饲料,应钓底或钓离底,侧风钓位,不深不浅。不管什么环境,钓鳊鱼不要死守一个钓点,多设几个钓位轮流着钓。做窝也不要做得太准太足,铺直径0.7—1米的窝,即使抛钩误差5 0厘米钩还在窝内,要注意勤补窝, “细水长流”才能钓得不歇。如浙江钓手10~15分钟补一次窝,抛三四个直径3厘米的饵团,这样持续诱鱼,钓完了一拨再来一拨。鳊鱼集群活动,具模仿性,咬钩前仆后继,尾重50克及其以下的20~30尾一个群体,抛钩就有口。如果是传统钓组,熟红薯作饵,饵大了边角会被鱼啃掉一块。悬坠钓组饵搓大了,抬漂不中鱼也说明鱼比较小。尾重100—150克的10—15尾一群,嗜香尤甚,传统钓用菜籽饼粉末加面粉兑水成浆糊状,然后用麻油煎成厚1厘米的面饼,除去焦黄外壳后取柔软内仁搓丸装钩,鱼吃得不撒嘴。简单一点,用文火将面粉炒至香而不焦,对水后控制在沉底1分钟化散,这样诱钓兼顾,上鱼速度2分钟1尾。诱饵重香,但不宜用人造香精,应该是自然香;钓饵用麦香型,稍微带一点甜是钓鳊鱼的用饵原则。

鳊鱼多套养,捕捞不尽的成鱼3龄长到500克、4龄750—1000克,与尾重20克的稚鱼、50~100克的幼鱼和250克的半大鱼混杂在一起,对于习惯按对象鱼和鱼的大小安排线组、钓饵的钓手来说,似乎有点难。其实用不着犯难,钓鳊鱼和钓鲫鱼从线组到钓法是通用的,只要竿不是太硬,不飞鱼、用抄网,2号袖钩、0.3号子线钓尾重500~750克的鳊鱼是不会有问题的。如果是二八调超硬竿,中鱼后耐心一点,多遛一会,有3号袖钩、0.4号子线也够了。然而鳊鱼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不补窝,一个高潮钓七八尾就没有了,所以很少有人把鳊鱼作为主要对象鱼来研究的。然而鲫鱼散,大鱼藏,草鱼不靠边,养鱼人又不给钓鲢鱼,于是拿鳊鱼说话就成了盛夏钓鱼的主题。

鳊鱼三代共处、四世同堂,但有一个现象要注意:湖泊、水库风力3级,小鳊鱼成群离底,大鳊鱼沉底。池塘、放养浜,除了沉底外,大鳊鱼常会上浮至离水皮60~90厘米,小鳊鱼时而沉底,时而离底,然而钓离底后鱼讯复杂了,不过不管抬漂、下挫都能中鱼。250~350克的半大鳊鱼多沉底咬钩,主抓抬漂鱼讯。风力1—2级,水面略现皱纹,此时大鳊鱼很少入浅,小鳊鱼和半大鳊鱼则集体进入1—1.5米的浅水区,钓底抓抬漂,钓离底可以慢一拍,等黑漂了或抬漂后停住了再提竿。以本刊介绍过的漕湖为例,去年夏天用5.4米竿钓段差,水深1.3—1.5米,水流慢的时候从离底80厘米钓起,20厘米一个台阶往下钓,不管中途接钩还是底浮咬钩,一天钓尾重250~350克的半大鳊鱼20多尾,偶而才有不足50克的小鳊鱼。年底捕捞后,放养了一批30~50克的幼鳊鱼,现在钓一天虽然数量不少,但放小留大后只有1~2尾达到斤级,还都沉底咬钩。如果坚持段差钓法,则全是小鳊鱼。由此可以得到:段差钓法是钓鲫鱼的方法,竞技钓鱼常用的“钓行程”就是由它变化而来的。用它钓鳊鱼是利用了小鳊鱼成群觅食、泳层多变、梯次集结和嗜香的特点,如果是钓养了三四年的大鳊鱼则要区别环境,湖泊、水库、放养浜搓饵钓底;池塘则多了搓饵钓半水。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我们】
| 评论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