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去钓鱼吧APP,垂钓更轻松 免费下载

长竿短线钓鱼的三大技巧解析

长竿短线 11年前

扬竿垂纶,钓鱼是讲究技巧的,不同的钓法相应产生不同的钓鱼技巧,能不能钓上鱼,钓好鱼,都与钓鱼的技巧有关。长竿短线钓鱼在绑钩、用漂、布窝、上饵、逗鱼、刹鱼(遛鱼)等方面的基本作法,与其他钓法有些区别,其中有些技法是特定的甚至是独有的,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些技巧,对于钓鱼是有助益的,现将其主要内容介绍于后,供作参考

长竿短线钓鱼技巧一

钓组及调漂:

长竿一般是指10-13米的长度,主线应在3-4米之间(可按水深浅而定),选择较粗漂尾。调漂时,应在上铅皮座上加铅皮,浮标示标全出水;再在离钓钩2厘米处加小铅皮,调至水平,然后再绑钩,显示浮漂在空钩的情况下,缓慢入水。这时挂饵后,在水底的情况是下坠着底,无论浮漂上送或拉黑,都能中鱼。

长竿短线钓法的优缺点:

1、优点:

1)窝子集中,钓点比较准。用其打窝,用其测量长度,一般出入不会超过20厘米。

2)起竿比较快,迅速将竿梢向上扬起45度角,根据上鱼的大小,边收竿,边遛鱼。收到最后两、三节,就别再收了,等鱼遛翻抄上后,再将竿子完全收回,而后挂饵抛竿;

3)可打2-3个窝,哪个窝先发,就先钓哪一个,再补一个窝,再挪钓另一个窝。

2、缺点:

1)饵料容易脱落。落饵后,浮漂没有反应。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挂饵可用穿皮筋的颗粒饲料,如用面食,就要将饵料稍微和硬一些;再就是要勤挑起检查是否还有饵料在钩上,这样还能起到逗鱼的作用;

2)每次换饵都要收竿,比较麻烦;

3)老是架在腿上,会比较累。使用长竿短线钓法中鱼后,向上扬45度角的原因是不影响左右邻居,不易缠线。

把握扬竿时机:

挂有饵料的钓钩因下坠着底,基本上倒在下坠的一边,鱼儿觅食的吸入动作,造成浮漂拉黑;鱼儿吸饵入口中离开时,浮漂呈向上送的动作。无论拉黑或上送,动作都会较小,我们垂钓时,浮漂水面上只留出2目,见到上送到4目或拉黑的时候就迅速挑竿。

长竿短线钓鱼技巧二

这里的长竿短线是指线比竿短,并非竿一定很长,是相对而言的。

长竿短线钓法首先要解决的是窝点的精准和反映及时的问题。风线不超过50公分,窝点就在竿尖下。竿一发力立即传至钩尖,就会有大鱼上钩。

打窝最好是量少点多,要勤补。

长竿短线钓法的优点就在于它精准,反应快,可以不离窝子逗引,还可以“抖竿”钓。中鱼后可立即拖离窝子,不惊动鱼。钓草洞是其他钓法无法相比的。

缺点就在于它要换饵、整钩、摘鱼都要缩竿,钓到大鱼时搞不好都会损坏好的鱼具、跑鱼

对此情况下,长竿短线钓法的对策是在竿稍处装上橡皮筋。有两种方法:一.橡皮筋装在竿外;二.橡皮筋装在竿内。中较大鱼后竿可以不必弓得太厉害,这时就算平拉也有弹性,橡皮筋泻鱼力的作用特强。

橡皮筋外装:取2米较细的橡皮筋双用。先利用橡皮筋自身弹力将双头缠绑在适当部位(缠绑后长度正好到竿尖)通过几个导线环固定在竿梢上。橡皮筋的另一头从最后一个导线环穿出后接接线环。

橡皮筋内装:找略小于鱼竿中节下口内弪的小塑料瓶盖一只,最好是上弪略小于下弪(圆台型)如矿泉水瓶盖。中间钻孔,橡皮筋双头穿过打结。粗硬鱼线从中空竿梢穿入与橡皮筋另一头连接。抽出鱼竿前几节,瓶盖以胶布调整外弪直至半进竿孔。拉直鱼线,竿外上连接环。竿内装橡皮筋。在施钓过程中装有橡皮筋的几节一般都不缩竿,在收竿时请将橡皮筋先绕成圈,然后再将线绕在橡皮筋上,最后才塞在鱼杆底部拧上后盖即可。

长竿短线钓法的线一般并无主子之分,为了求信号的上传迅速之准确,请将尽可能的减少竿钩的动作时间差。对于对象鱼的不同,就要换不同钓力的线。

长竿短线钓法的用漂:星漂为主,有:1.细长两颗。水面、水中各一颗;2.粗长三颗。一颗水面,一颗水下,中间一颗斜于水面于水下之间(上海人多采用此法)。3.0.3-0.4公分均长7颗;4.两头粗长各一颗,中间极小十多颗。解决水深不一,换窝调漂的的麻烦。星漂材料先前用禽翎梗,现今多用类似的塑料泡沫梗商品漂剪用。

长竿短线钓法的钩坠漂系统:

1.长脑线(6公分以上)单钩卧底坠,解决河底垃圾或水流问题;长脑线(10公分左右)双钩悬坠,七星漂或立漂,解决河底有垃圾问题、反映灵敏和提高上钩率问题。

2.短脑线(1-2公分)单钩悬坠,三星漂。适用于用大米饭粒或小颗粒面饵钓。

3.朝天钩无脑线,解决灵敏度,河底垃圾和保证钩中鱼部位问题。

长竿短线钓法星漂钓静水底钓的一般调漂法:

三颗长漂,空钩调平水。钓一上二下;七星等长漂,空钩调二颗漂,钓三上四下。长链漂(前后各一长漂中间十多颗小漂):空钩调剩上端最后一颗,决定坠重,然后调下端第一颗到坠距离略短于最浅鱼窝深度(保证钓最浅窝时有漂在水中)。长竿短线钓法流水底钓调漂:坠重以正好能将钩、饵稳定在河底为度;水线长于水深(线斜立水中),钓时用竿将风线反水流方向折回令水面上有1-3颗漂。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我们】
| 评论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