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去钓鱼吧APP,垂钓更轻松 免费下载

大鲫鱼的上钩,往往是正确的运用了这种竿的爆发力

钓鲫鱼技巧 4年前

野钓鱼倌/文

上个双休日去河湾野钓,由于降温天气冷,来此野钓的钓友比往常少了很多,除了两位老者钓友在使用十几米的长竿传统钓,再就是唯一一个使用4.5米手竿台钓的我,而其他几位钓友则是使用抛竿远投钓远水。离我最近(七八米)处就有一位使用抛竿作钓的年纪较轻的钓友,单从他携带的垂钓装备上来看,这位钓友可谓装备精良,但是很快我就看出了端倪,这位钓友每次收线再抛竿时,总是要抛好几次才能抛到自己较为理想的距离。显然,这位钓友是新手,最起码是抛竿新手。

基于都是钓鱼人,我又是热心肠的缘故,我主动过去搭讪聊天,得知小伙子果然是新手,小伙子说他老是掌握不好抛投的要领,以至于有时候很使劲但是却抛在钓位前五六米远。说到这儿,我接过他的抛竿抛了几竿做了示范,然后小伙子按照我的言传和身教抛投了几次后逐渐掌握了抛竿的抛投要领,巧的是,抛投到位后小伙子就收获了一条七八两的鲫鱼,高兴的直冲我喊:“中了!中了!”

冬钓使用抛竿远投容易钓获大鱼

赘述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抛竿由于抛投的比较远,的确比手竿容易钓获大鱼,但是需要熟练的掌握抛投技巧,如果抛投技巧不熟练,那么不但抛不到钓点上,而且还会因为频繁的抛投而惊扰了冬季本就摄食主动性不高、还胆小容易受惊的鱼儿。

那么,抛竿钓远,怎样才能正确的运用抛投的爆发力呢?野钓鱼倌为钓友们分享三个抛竿的抛投要点,仅供钓友们运用抛竿时参考。

一、甩

抛竿即将抛投时,先将左右脚分为前后步站稳,使身体正对目标,然后举竿将竿尖向后,尽量的使竿头、眼睛以及目标同在一条直线上。握绕线轮下方竿部之右手举过头顶中央部位,左手握竿底部,两肘略弯,似砍劈姿势,从后面过头顶向正前方用力甩出,使竿体运行甩出一个180°的半圆。此甩竿的主要作用是以手臂用力下压竿体,带动相对静止的铅坠和钓饵由静到动,并逐步加速运行。由于铅坠和钓饵的惯性作用,竿尖部位随之形变,由笔直至向后弯曲,且随竿体向下运行速度加大,其弯曲之势越发明显,简单的说,就是说竿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弹力。所以说,线组能否抛投远处,关键就在于甩竿“甩”的爆发力。

二、拽

当上述的抛竿甩竿使竿梢弯曲具备了弹力后,当右手自头顶中央部位至鼻口部位时,应立即变右手为支点,将持竿把之左手为动力点,往自己怀中猛力一拽,给竿身骤然施以极大的作用力。为什么要有这个“拽”的动作呢?我们可以把这个“拽”的动作视为简单机械中的杠杆作用。此时,根据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使用杠杆费力这一杠杆原理,在动力臂不便的情况下,缩小阻力臂才省力。因而,抛竿唯一的办法是将右手变为支点,左手用力往自己怀中猛地一拽,直到腹部,此过程中,由于竿身骤然受到极大的推动力,使原本已弯曲的竿梢更加弯曲,也就是说竿身具有更大的弹力。此阶段可视为抛竿爆发力之骤增阶段。

三、顿

紧接上述,当抛竿听到竿梢“呼“的一声响而钓线被甩出后,竿体与水面形成45°角度时,要有突然的停顿。这样的作用是不仅使积聚最大弹力的竿梢因突然失去其向后形成弯曲之力而向前运动,而且会加速出线力量。此时,压线手指会感觉到出线之力,紧接着抬指放线,铅坠和钓饵会在这一瞬间向远处飞去。右手应与左手平,右脚向前跨半步,完成抛投动作。此阶段为抛投爆发力之发力阶段。

▶小结

上述虽指右手握绕线轮竿体下方部位,但左手在前的抛投原理相同,当然,侧抡抛投亦同理。对抛竿抛投运用的爆发力,需要分段体会和练习,但在实际的抛投操作时,不可截然划分。需要在瞬间不间断的一气呵成。应重在连续性和双手的配合以及协调。

提醒注意

最后,还需提醒注意一下四点:

⒈要选用弹性好的硬调竿。选竿不可太软,应选用不短于3米的硬调竿,这样才能发挥抛竿较强的爆发力。

⒉要适当留出竿尖前线。适当的留出竿尖前线,等于是延长了竿身,即增大抛投的半径,有利于投远。虽留前线,但亦不可过长,过长不易抛投。留线”适当”的度如何把握呢?以3.6米竿长而言,竿尖留线0.5~0.6米为宜。

⒊要注意线组与竿匹配。铅坠和钓饵过轻或过重都不可能产生较强的抛投爆发力。以3.6米抛投竿为例,铅坠和钓饵的总重量以80克左右为宜。至于主线,以0.3~0.4毫米为佳,钓线太粗会使出线的阻力大,不利于投远。

⒋要适度地拧紧曳力开关。抛投时,曳力开关不可拧的太松,这点在抛投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否则,钓组投不远。所以,在抛投前适度地拧紧曳力开关,抛投远处后再将曳力开关调到预定的刻度处。

★结语

抛投竿远投在冬季容易钓获大鱼,但抛投却涉及的因素诸多,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正确、科学地运用抛投的爆发力。所谓爆发力是突然发作之力,即使力的积聚速度不断急剧增加,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然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抛投竿抛投的方式无论采用劈投式或者侧抡式都要正确运用爆发力,否则,不但抛投不到位,而且失去了抛投竿钓大鱼的作用。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我们】
| 评论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