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去钓鱼吧APP,垂钓更轻松 免费下载

散炮怎么用?谈谈散炮窝料在运用中的切身体会

诱饵窝料 5年前

本帖最后由 利剑教官 于 2019-1-26 13:26 编辑

经历过多少次的钓鱼活动,又经过钓鱼理论的不断深入学习与指导。越来越觉的钓鱼散炮饵非常的关健。更切入重点的是:制作散炮饵的味型至关重要。虽然,打窝有不同种的方式方法。但我一直认为: 带散炮作钓是相当好的一种打窝方式与方法。以前的帖中只谈到怎么做散炮,今天,就聊下对散炮的体会。究竟手抛窝料与散炮作窝,它们的优势与短处表现在作钓中的鱼情上如何?炮的味型与手饵有那些讲究的地方?希望,以自己的认识观点与实战经验讲一下,能起到一点帮助钓友们在作窝方面的一点知识。此观点纯属个人体会。如有不妥之处望高手们回帖补充,不喜就权当走过路过。

一、首先讲下: 手抛窝与散炮的优劣比较

我初学钓鱼和大多数新手一样,就知道手拋窝。但一遇到,此塘坑禁止手拋窝就没折了,就知道搓大饵当窝打,其实起到的引诱鱼效果相当不好很差劲。“吃一堑长一智“,之后逐步学习散炮的制作与揑散炮的指法。通过一次次的实战,尝到了甜头。觉得散炮与手拋窝相比较,散炮作窝真是强的多了。

1. 手拋饵: ①.手拋一次性的窝料打的集中且量大,拋得不准会造成,窝量东一陀西一团的散落在水底的面积大;②.鱼儿虽有诱来,但也会一下子吃个饱腹,吃足喝饱了也就游散开了。能找到二颗钓饵吃的,无非就三两尾鱼,等得时间也久。特别是野钓切忌打的量多散落点大。③.需要补窝时,也只能再手拋。如果打颗粒那会手拋的更散。所以往往作钓中,鱼获量不尽人意。也缺少了钓鱼那点兴致。

2. 那么散炮呢?其优势就是:①.前期可带大散炮且雾化沉底比轻集中,而且散落基本就在钓点下三十公分见方的水底面。只要频率保持住,从水层中下(湿散)有条烟雾带,对诱鱼入窝的力度相当大。②.针对鱼情泳层变化,散炮也可随机调整为底散、干散以适应鱼情去作钓。③.只要有鱼入窝或者中鱼了,可机动的变化为带小散炮。④.由于散炮是逐量的补窝和(视鱼情快与慢)隔二三竿带个小炮与窝饵中的细微颗粒和酒小米留窝的作用,窝会越做越实,鱼群也会不间断的越集越多了。起到了诱与钓的作用。⑤.短处是:很容易招来鲢鳙鱼或小杂鱼。所以,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运用散炮的性质。

总之,通过以上二种打窝的比较,就明白那种打窝方式方法,是比较科学合理占优势的,想来大家心中也都明白。所以,择选好的打窝方式方法,在钓鱼活动中无可厚非的相当关健。

强调下:揑散炮的松紧度,一半是饵料的性质,拌散炮饵要到位。再是指法相当重要。有的钓友拋不出或中途掉了,多半是以上这个原因和抛竿基本功不扎实所造成。多练练就好。

二、炮的味型至关重要关乎鱼获成败

1. 初始在自制散炮前,我看了不少资料甚至是淘宝网上的,都作为一种参考下。最终弄明白了,其实散炮都是以复合香为主的。懂得了香型还不够,因为香度也得有个分寸。比如:淡香、中度香、浓香。还需掺加什么样的香味料进去等等。说实话,也查了网上复合香的一些资料,就查出做菜的复合香添加料。但是,我觉得性质与道理是相通的。凭着对大鲫鱼食性的了解,我做好后就开始实战。通过长期作钓效果很对路,鱼获贴上有,一直延继至今。

2. 通过实战得出的经验就是:散炮的味型相当直接重要。真能起到诱鱼成群的作用。今天,也给钓友们直说:我散炮的配置与味型,在原有的配好的基础上(有贴),根据鱼情入窝快慢和是否喜欢的味型?都一直在变化着。就通过新添加其它香味饵的多与少来适应今天鱼情。所以,我以前讲有些是活的东西,重在应变应对。

3. 俗话说:“浓引淡钓”,其实这句话要正确的理解它,不然要上当的。我的散炮与手饵在味型上,都制作得相差无几。无非炮里添加了30%的自制酒小米。我的感觉是饵炮味型不能差距太大。不然得不偿失。但是要注意的是,有时出钓大鲫鱼就喜味型大的,有时又喜欢吃味型小点的。所以,我常备二款散炮来应对。

总之,散炮味型是相当的重要,是我的真实感觉。这也是关系到今天的作钓成败之因。确实要引起重视。再讲下作钓方法:作钓前期带散炮,千万不要拋满竿。举例:我都是用5.4米竿钓,个别一二次用4.5竿。都是以近点带散炮开始,5.4米也就5米钓点开始作钓,随着时间根据鱼情在向前延伸钓,也正好接住了5米的窝点。从不拋满竿作钓。

最后

补从下维B2的知识: 有部分钓友对自制窝不懂为什么要加维生素B2?首先要了解维B2的作用。其颜色主要是核黄素,红与黄颜色鱼儿最醒目。同时,其气味对鲫鲤有特殊的诱惑力。对鱼具有促进摄食增强消化,诱鱼快与不死窝等性能。为此,自制窝料时都磨粉添加。手饵内也能添加。但要注意使用量。

以上所述,是自己对散炮自制与运用的切身体会。如有不妥之处,望众钓友们包涵!谢谢!

祝:众钓友们新的一年大鲫大鲤!

祝:好钓鱼全员工们身体健康!大吉大利!

祝:平台在新的一年越办越顺利!!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我们】
| 评论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