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去钓鱼吧APP,垂钓更轻松 免费下载

基础饵

鱼饵百科 8年前

钓鱼人都知道钓鱼的配饵分为:基础饵、主攻饵、状态饵、添加剂。而基础饵,就是鱼类喜欢食用的麸类和谷物类饵料,它占据的比例大体40%-60%,要知道,基础饵一般情况下,比重较大,雾化效果处于平面,需要轻类品种来调整。

什么是基础饵?

想要了解基础饵,首先要从闻、观、品、开四项工作开始展开。首先我们要掌握基础饵它的内在成分和味型以及单品饵的特性,在组合配方过程中它是不是应该添加?添加多少为合适?这你就要看“主攻饵”的腥+香部分它的内在成分了,除此之外,还同鱼饵的物理状态有关,如粗和细、松和黏、轻和重、大和小、沉和浮、动和静等等。所以即使明白了钓什么鱼用什么饵,还要精于炼饵,将鱼饵调制出合理的物理状态才能被鱼接受。然而一是传统钓鱼,诱钓两步走,常会遇到鱼只食诱饵不食钓饵的情况;二是商品饵诱钓合一了,但免不了小鱼闹窝,形成要钓的鱼不咬钩,不想钓的鱼却疯狂抢钩。结合这两种情况商品饵扩容了,出现了以诱为主,有了超级诱饵,之后随着钓综合鱼的需要,并根据鱼塘普遍投喂粮食类饲料而将几种主要饲料粉碎、加工后形成了原汁原味的基础饵。

由于原料天然,保持了植物的原味,以及具有状态可调的特点,基础饵成了一种没有个性却又能随时随地展现出个性的鱼饵。说它没有个性,是因为本色本味、清淡朴素,在色香味上看不出什么特点。然而,它有很强的可塑性和亲和力,可以在添加剂的作用下对钓饵的轻重、颜色、松黏作任意调整,这样不仅兼顾了不同钓鱼风格,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钓鱼需求,同时因钓饵没有刺激性,对留鱼和稳定鱼口有积极意义。其次,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让不同层次的钓手自由发挥,从饵入手,循序渐进,由用饵技巧提升钓鱼技能。另外,它兼顾传统用饵特点,能与不同结构的钓组配合,悬坠、底坠、手竿、抛竿都能用。

基础饵的使用

基础饵是一种广谱性全接触鱼饵,在使用中是变与不变的结合。不变,原色原味,搓饵钓底可以钓鲤、鲫、鳊、草、青等养殖鱼类,又能在水库湖泊钓取多达20种野生鱼类。变,从钓底到钓浮,基础饵的简单是对水量随需要自由调整,软硬可控。在钓饵由渐入佳境到不在状态大约就是1个半到2个小时的时间,基础饵不返水,不会因为钓时延长而不在状态,软了用吸水纸吸掉一点水分,硬了湿点水再搅拌一下,就恢复状态了。

基础饵以底浮为基本状态,不标志具体鱼种,可以在任何水域使用,故又称模糊型鱼饵。在鱼饵都标志具体鱼种却并不专一,如鲫鱼饵钓鲤鱼,鲤鱼饵钓草鱼几乎不可避免的时候,基础饵强调的是共性,即取下层鱼摄食特点,以鱼类熟悉的食物为基本原料,以近于完美的状态满足大多数人的钓鱼需要。如兑水量比较宽,1:0.6~1,由硬到软,兼顾了不同技术层次;以淡香为特征,降低对鱼类的嗅觉刺激,避免了闹小鱼;以适当的黏度和较强的吸湿性保证钓饵的持钩性,延续了钓饵状态。

一直以来,不管钓饵、诱饵,对味的认定主要是三类:腥(含膻)、香、酸。其中腥对应鲤鱼、青鱼和长有触须的无鳞鱼;香对应鲫鱼、鳊鱼;酸对应鲢鱼、鳙鱼。然而鱼是可以驯养的,青鱼吃螺蛳、蚌,但在池养环境下改吃颗粒饲料、糠饼、玉米、麦子、菜籽饼;草鱼食草,可是池塘喂沤过的菜籽饼,钓饵要带点酸才行;水库、湖泊中的鲢鱼和鳙鱼吃浮游生物,只要钓饵雾化,不分腥香都吃。至于小杂鱼和众多野生鱼类,虽各有所好,但无论腥香都要在形状上同它吃惯的食物将近。

现代钓鱼把鱼分为养殖鱼和野生鱼两类,前者从喂什么出发并以香为主,后者腥香并用。商品饵出现之后也遵循这一原则,然后由鱼种和咬钩情况作调整,或腥或香或腥香混合。如池塘喂颗粒饲料,钓混养鱼就是腥香型饵,若选择钓某一种鱼,则区别腥香酸。钓对象鱼虽然也有腥香选择,在普遍为粮食性饲料时以浓香饵集鱼、招鱼,淡香饵作钓。冬天,北方的鱼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活动量降低,与其刺激鱼的嗅觉不如刺激它的味觉更有效;南方气温高,鱼长年摄食,可以根据饲料区别腥香。水库湖泊,鱼吃惯了沉积的、腐烂的天然食物,故多偏腥,并因密度低、走水而不适合刺激鱼的嗅觉,就是诱饵也是以植物原香将鱼留住,钓饵则用腥或腥香结合型。另外,从养殖习惯出发,到12月许多池塘不喂鱼了,停饲之后鱼只能搜索自然饵料,所以池塘钓鱼有冬天用腥饵的规律。关于腥饵,过去是指水生动物,如虾、饵鱼、蚌、螺蛳、水蛭、水蚯蚓等,后扩大到蚯蚓、米蛀虫、蛆、蚂蚱等软体动物,再到禽类肠肝、家畜的肉和下水等等,将膻也归入了腥饵,以至商品饵有了肉味饵、腥膻饵,以及用肝粉和蚂蚱提取液配制的钓饵。

过去,钓鱼人将鱼饵分为植物性饵和动物性饵,俗称素饵荤饵。商品饵将两者合二为一,并通过添加剂调整腥香比例,可是鱼吃荤还是吃素既有先天因素又因后天驯养而改变,特别是幼鱼阶段以浮游生物为食是不分腥香的,可是长大后有了生活积累,平时吃惯什么就有了倾向性。总结规律就是腥或香,看对象,鱼小味宜淡,鱼大味要浓。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我们】
| 评论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