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钓友反映说他那有很多翘嘴鮊,饵买了一大堆就是弄不起来,并且用米诺拟饵不吃,就吃小亮片;还有说翘嘴鮊,和我们常发的图就是不一样,该怎样路?很多前辈和钓鱼爱好者,已经给了答案,我在这,做个分类总结的工作,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鮊的简单分类(按习性)
我在网络资料中,找到了这么多种鮊鱼,例举一些大家看看。
翘嘴红鮊,达氏鮊,尖头红鮊,黑尾红鮊,高背红鮊,高体红鮊,大眼红鮊,蒙古红鮊,青梢红鮊。
翘嘴,红梢,翘壳,白鱼,红猪,黄梢,红尾,拱背,青梢,土翘,岩翘。
上面是鮊鱼的一些分类名,第一行是书名,第二行俗名,不知道你路亚过哪些,又能分辨出哪些?我估计有很多路友都是晕的。
那用不用分类呢,肯定需要,因为每种鮊的习性不一样,要想路好这类鱼,了解习性比什么都重要。
上图:翘嘴红鮊----翘嘴,个体大,嘴大向上,黑灰鳍,米级的代名词。
上图:蒙古红鮊----紅梢,个体次于翘嘴,红色鳍,嘴不大,前突。
上图是比较常见的青梢,还有好几种,我就不再找图片了,个体一般小于翘嘴和紅梢,有的纯粹长不大,鱼鳍颜色也很多种,就这样,都叫青梢吧。
这样分虽然不是很科学,但我认为够了,最起码,把它们作为路亚鱼种来这样分是完全够的。也就是翘嘴,紅梢,青梢,三类而已,我就按这样的分类来展开来说,也就不再提什么什么“鮊”了,这样才不会混淆。路友们,也必须分清楚,要不下面的文字有可能你看不懂了。
这三类,有它们的共同点,也有很明显的区别,我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说说。
二、活动范围和白夜习性
在资料和很多钓友的帖子里面,对三种鱼都这样描述的:中上层鱼类。那我们是不是路亚作钓就把拟饵泳层定在中上层就行了呢,这样,可就简单多了。其实,这样定位水层,真的太笼统了。还需要我们再分细点,才能更好的作钓,否则,就是撞大运了。
很多钓友,会被中上层搞晕,怎么样才叫中上层。比如钓场,水深最深的地方50米,最浅的1米,怎么来定这个“中上层”?千万不要纠结这个,这是个死胡同。
1)翘嘴
据百度:翘嘴红鲌属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性情暴躁,容易受惊。
几个简单的总结,大家可以讨论:
A.白天,一般离岸较远,水较深的区域的中上层。你在钓场的铧尖处,远投搜索,比较容易遇到。还有的在水比较深的涯坎下面,你也可以搜索到。
B.傍晚和拂晓,离岸较近或者就在岸边进行扑食小鱼。
C.夜晚,活跃度不减,在整个晚上,都可能进食,只是时间段有区别,钓场不同,季节不同,区别很大,就不过多讨论。
2)紅梢
据百度:中上层鱼类,生活于水流缓慢的较大河湾、湖泊。性凶猛,日间常成群奔腾跳跃围捕小鱼和虾于水草边。
A.紅梢白天比较活跃,草边,岸边,倒树边,流水区等等到处是他们的身影,在水温比较高的时候,大水面中间,一样神出鬼没的围猎小鱼。
B.天黑前和天亮后的一两个小时,是最活跃的。
C.夜晚,活跃度下降,就不好找到他们了,但是大个体(50cm以上)紅梢,会和翘嘴成群,习性和翘嘴相近了。
3)青梢
据百度:青梢红鲌是鲤形目鲤科鲌亚科红鲌属的一种鱼,为中上层鱼类,在湖泊内多生活于水草丛生的浅湖湾中,在江河内多在水流缓慢的河湾中。
由于它生活的水域并不很深,我觉得说是中下层可能容易理解点。
A.白天,全天可以路亚,水不要深,5米以内,有草,有坎,有树,有障碍的地方是它们的家。
B.拂晓,青梢最活跃,从天刚刚亮直到骄阳似火这段时间都不错。
C.傍晚有一小活跃期,天黑,就不好找了。
从上面的细分,可以看出:都是中上层,其实最典型的是翘嘴,相当于中下层的是青梢,而紅梢介于两者之间,也就是哪都有它。
三、典型活跃现象
这里说的典型,是我们钓友可以感知的现象。也就是你很明确知道他们在哪里,在干什么。
1)翘嘴
A.炸水
这是翘嘴进食的典型现象,这是翘嘴在扑食小鱼,会发出“砰,砰”的声音。哪里有这种声音,翘嘴就在哪里。声音越大越沉闷,鱼就越大,声音越小越清脆,鱼就小。声音越密集,鱼就多,声音稀少,鱼就少。
翘嘴是很谨慎的鱼类,一般你看不到它,就只能听到声音。
B.围猎
这和紅梢是一样的,水面可以看到,请参照下面紅梢部分。但翘嘴的围猎现象比较少,一般在翘嘴密度比较高和非常安静的钓场会出现。
2)紅梢
A.围猎
紅梢的围猎很壮观,我觉得紅梢很胆大。岸边,草边,大水面中间,都会出现。你看着一群小鱼在水面游动,说不定什么时候,突然看见小鱼飞窜,一群紅梢围着咬,有时紅梢还会跃出水面,这是屠杀的场面。在大水面,紅梢进攻,小鱼会逃窜,小鱼逃出包围圈,紅梢就在后面追,这种情况会持续几分钟都有可能。
B.陡崖水下清场
这,估计很多人没见过,你可以在有紅梢的钓场仔细看看。在陡崖下面,贴着崖壁的水下,你有时会看见一团一团的小气泡沿着崖壁上浮并移动,有时还会看见小鱼小虾跃出水面,这一般是紅梢在扑食。我叫这种情况叫清场。
C.炸水
这是大个体紅梢干的事,同翘嘴。
3)青梢
翻水,这种情况在早上很普遍,只要有青梢的水体,不管是岸边还是中间,都会出现,有时到处都在翻。但为什么翻水,是在追赶小鱼小虾吗,还是扑食水面飞虫?我还真不知道,希望有钓友可以补充。
四、食物构成与路亚用饵的关系
我们来看看这三种鱼的主要食物构成,杀鱼时,你多看看他们吃的是啥。
1)虾(青虾,河虾)
A.其最适生长水温为18-30℃,当水温下降到4℃时进入越冬期,当水温升到10℃以上时活力加强,摄食逐步加强.
B.底栖生活,喜欢栖息在水草丛生的缓流处.栖息水深从1-2米到6-7米不等.夏秋季青虾在岸边浅水处寻食和繁殖.冬季则移到较深的水区越冬,很少摄食和活动.
C.水温18℃左右,性成熟青虾开始交配产卵,青虾的交配往往在临近产卵时才进行.
D.青虾具背光性,白天隐伏在暗处,夜间出来活动.生殖季节却一反常态,白天也会出来进行交配活动;青虾的繁殖季节在每年4——8月份,以6——7月份为盛期。繁殖水温18℃——29℃,最适22℃——27℃。
2)白条
初级淡水鱼。对水质要求较高,繁衍速度较快,嘴馋鱼类,此种鱼与马口,翘嘴外形相似,营养价值较高,高蛋白,高营养。在阳光灿烂,较暖的天气里最为捕捉,喜腥类面食。是低海拔常见之鱼类,喜欢群聚栖息于溪、湖及水库等水之上层。栖息深度:0至10米。
白条鱼喜群居性,游动时在水面形成较大面积的圆长旋流形,也有流柱形,一遇较大响动,瞬间沉人水下。在南方地区,活动最为频繁的尤以春末至晚秋这一时期为盛,规律是在气温高、气候佳的清晨,太阳未升起时,就大群游动于湖库的宽敞水面,并且多在距岸较远的深水区;而到了午时,白条鱼又多沉入水的中下层,至傍晚时分,又复现早晨水面活动的热闹场景。在气温高的中小雨天,白条鱼也会喜欢浮于水面跳跃游窜。
白条,我专门来说,是因为太重要了,你好好看看这一节,最好边看边与翘嘴的习性对比。
3)泥鳅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泥鳅,本来不想专门来说,但比较重要,也还是说了,原因,估计很多钓友都知道。
4)其他各种小体形鱼类和大体型鱼类的幼鱼
比如鲤鱼,鲫鱼,小麻鱼等等,太多了,就不举例了。有的是近岸鱼种,有的是大水面中上层鱼种。
5)各种水生昆虫和陆生昆虫的幼虫以及两栖动物的水生阶段。
这也非常多,也不举例了,昆虫,一般是近岸性。
上面比较常见的,我都上了图片,大家应该仔细阅读蓝色字体,这是从百度过来的,我不敢说非常准确,但作为参考,是足够了。
下面针对翘嘴,紅梢,青梢来分析:
①翘嘴(25cm体长以上)
长的最快,长得最大,嘴大,中上层。
白条和翘嘴一样,都是鮊鱼,所以,习性相近。白条肯定是翘嘴食物的首选了,其他食物肯定也不错。根据白条的生活习性和体形,长条形的路亚饵是首选,亮片,米诺,沉水铅笔,鱼形软饵等。
泥鳅,也对翘嘴的胃口,但没白条的数量多。
其他小鱼,虾,肯定也喜欢,到了最冷的季节,泥鳅和虾都会越冬,食物就只有白条和其他小鱼了,而且都下沉了,所以,冬季路亚翘嘴我最喜欢,翘嘴食物减少了。
因为冬季有其他短体形的小鱼可以扑食,所以,VIB这种饵,对付翘嘴是不是很不错呢?对付翘嘴,饵的克数可以大点,需要远投的时候比较多。
②紅梢
大体型有,但真不多,体重0.25-1.0kg左右比较常见。嘴没翘嘴大,体形又小点,岸边和大水面都会去。
虾,近岸小鱼和昆虫,是它们的首选食物,小个体的白条,是它们大水面围猎的对象。
小软虫钓组,亮片,小米诺,vib,旋转亮片等,就是为紅梢准备的。
大克数的,远投搜索,对付围猎情况和远的标点,小克数的,岸边精细作钓。
③青梢
这我分的比较笼统,在这里面,有能上好几斤的品种,也有最大不超过1.0kg的品种。但有个共同点,比较近岸,嘴都比较小。不象翘嘴和紅梢那样活跃。
虾,很小的近岸鱼种和昆虫是主要食物。
小软虫钓组,小亮片是首选用饵。这一般不需要远投,精细作钓收获较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