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去钓鱼吧APP,垂钓更轻松 免费下载

秋末冬初季节交替,鱼儿不吃钩的5大特征

冬钓技巧 4年前

​导读:上个月30号有位钓友问光头:有时候鱼儿不吃钩怎么办?很容易空军!怎么才能收获更好?由于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就用图文的形式分析分析这个问题。

再过几天就要立冬了,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总会碰到鱼儿不吃钩,收获很差,但是有些钓友收获还是不错的,那么这种情况怎么钓才能收获更好呢?光头觉得首先要明白鱼儿不吃钩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选择垂钓方式。说不定更改垂钓方式后还是会有收获。

光头归纳了下,鱼儿不吃钩的原因主要有几点,天气、气压、水情、电捕鱼、钓位、窝内有大鱼等,咱们来详细分析分析。

一、天气原因

这里的天气原因是:温差、温差对于鱼口影响很大,特别在秋末冬初的换季季节。如果一天当中温差较小,则说明水温变化不大,鱼儿是比较舒适的。这时候它们比较活跃,大量觅食,鱼口比较好。

如果温差较大,鱼儿的体温就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调整,鱼儿是冷血动物,也就是变温动物。水温变化过大,对于鱼儿的活跃度影响很大,那么多大的温差鱼口不好呢?

比如:昼夜温差超过10℃左右,这种温差就意味着鱼儿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水温的升降变化。鱼儿短时间内没有适应水温的变化,而不活跃,少食甚至不食。如果降温幅度大,鱼儿可能需要几天时间才会适应,才会去觅食。这就是温度降温或者升温造成鱼儿不吃钩的一个原因。这个种情况想要有个好收获很难!

我们钓友往往在乎的是冷空气的来临,“大降温”,而忽视了每天的温差。对于大降温后鱼儿不活跃,鱼口差都比较了解。但是对于当天的温差过大,并不注意,也就容易造成选择出钓天气错误,从而收获不好

天气原因造成的鱼儿不吃钩,除了更换目标鱼外没有别好的办法,记得化绍新老师有堂课说的也是天气原因没口,除了换目标鱼外,没有办法!

二、气压原因

气压的降低或者升高,对于鱼儿的活跃程度影响也很大,一般气压升高或者降低5帕的时候对鱼口就有影响。

经常碰到在温度不变的时候,也没鱼吃钩,这就是气压升高或者降低了。当气压降底,水中的含氧量也随之降低,此时鱼儿会离底到水中层或者水面进行呼吸,钓底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有鱼吃钩。当气压高温度降底的时候,鱼儿就会游向深水,钓浅水收获也不太好。

比如:温度不变气压降低、在温度不变气压降低的情况下,钓底的时候就不会有多少收获,这时候可以钓离底或者钓半水。从新修剪浮漂,双钩挂饵钓半水,下拉10公分浮漂,找鱼层。如果还是没鱼吃钩,再次下拉浮漂,找鱼层,以此类推。确定鱼层后,一般收获还不错。

比如:温度降低气压升高、温度降低气压升高,这时候钓鱼还是不错的,只是不能钓浅水!很多钓友并没有注意这个问题,感觉平常钓鱼就用3.6鱼竿钓1.5米左右水深,最高温度降低几度以后还是用3.6鱼竿。这里不是说不行,只是说收获较差,如果钓深水,有可能收获更好。很多钓友钓鱼只在乎大降温,总感觉大降温后再去钓深水,而忽略了温度降低几度的小降温。

钓野生鱼气压有问题要选好水深,根据鱼情的变化而去变化,不要一直钓底,多找找鱼层,不走水的情况下试试半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的时候可以试试深水,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水情的变化

水情对于鱼情影响很大,有句俗话说“涨水鱼、落水虾”。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鱼儿的生长方式和食性。

涨水的时候岸边滩涂被淹没,有很多水草、昆虫、草籽落入水中,这些是鱼儿爱吃的,很多鱼儿甚至是大鱼都会靠岸寻找食物,这也就为我们钓鱼提供了方便。假如水域内涨水,钓鱼的时候就要用短竿钓浅水。如果去钓深水,收获不会很好。相对应,如果是落水的时候再去钓浅水也不会有什么收获,因为鱼儿都游向深水。

去年光头特意做个实验:有次河道内几天没有放水,水涨了几十公分。和朋友两人去钓鱼,两人相隔20多米,河道是修整过的,水面30多米宽。最深处3.5米左右,水底没有杂物。

光头用3.9米鱼竿钓1.6米米左右水深,朋友用5.4鱼竿钓2.8米左右水深,打窝都不算多,菜籽饼加玉米,每个人打窝有1斤多。钓到天黑收竿,朋友鲫鱼有2斤多,5斤左右鲤鱼2条。光头这边鲫鱼很少,只有1斤多鲫鱼,最开始用2+1.5线组0.8新关东,连续切线2次,线组换成3+2鱼钩用1号新关东,收获4条鲤鱼,7斤多一条,一条5斤左右,2条3-4斤的,切线2次,鱼钩拉直一次。

第三天又去钓鱼,这时候已经放水了,水落了很多,光头用4.5鱼竿钓1.8米左右水深,朋友用6.3米鱼竿钓3.2米左右水深,最后收竿的时候光头收获寥寥无几,只有几条小鲫鱼,朋友收获鲫鱼2-3斤,3条鲤鱼,最大的10斤左右。

这个例子可看出涨水落水对于鱼儿影响很大,根据水情选对位置很重要。水情的变化还有一个很容易看出的特点,那就是水体的混浊度,水体透明度高证明鱼儿不活跃,钓浅水没有鱼吃钩很正常,这时候应该钓深水。水体透明度低,证明鱼儿很活跃,鱼儿在水底翻动水草淤泥大量觅食,造成水体混浊,这时候钓浅水比较好。

根据水情选择钓位,涨水钓浅水,落水钓深水。水清钓深水,水浑钓浅水。多观察水情,不要到了水边就盲目开始钓鱼,确定水情在下竿。

四、电捕鱼

我们钓友在河边钓鱼的时候,经常会发现当天和昨天相比风向、气压、气温,都没什么变化,但是鱼儿就是不吃钩。这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附近鱼儿被电了。在河边观察观察可以明显看出来,小鱼死鱼成片,有时候还会碰到大个体鱼类漂浮在水面。这就是电鱼造成的,碰到这种情况可以收竿走人了,基本不会有什么收获。

电捕鱼对于鱼类的危害很大,电鱼所到之处,大量鱼儿被电死,虽然有时候鱼儿只是被电晕,但是电流会对其性腺造成破坏,从而导致其不育不能繁殖,另外电捕鱼还会对鱼儿的食物,水体内各种无脊椎动物造成严重伤害,使鱼类食物较少,影响鱼儿生长生存。

强烈呼吁钓友们碰到这种情况,不要手软,为了鱼儿生长的环境,也为了生态环境,随手一个电话,不费事。

五、钓位有问题

钓位有问题也是钓鱼的时候经常碰到的,特别是水底高低相差过大,或者水底有暗草的钓位。在这些钓位,一般收获不太好。

比如:水底高低不平相差过大,碰到这样的钓位宁愿选有斜坡的地方也不选他,斜坡处钓鱼最起码鱼儿还能找到饵料,水底相差过大的地方,饵料不知道掉落在哪个“犄角旮旯”处,鱼儿即使发现饵料也吃不到,这种钓位不会有太多的收获。虽说鱼儿很喜欢在这些钓位,但是也要能钓上来才是收获,有鱼钓不上来也是白搭。

比如:暗草多的钓位,钓友都知道“钓鱼要钓草”,水草多的地方是鱼儿的乐园,水草多浮游生物也就多,它们都是鱼儿的食物,鱼儿对于水草是“流连忘返”。钓友钓鱼的时候也很喜欢在水草边或者草洞钓鱼,但是有利也有弊,弊端就是有些水草边不适合钓鱼,水底水草很厚,窝料能到水底,饵料到不了水底,饵料到不了底也就钓不到底层鱼。这种钓位鱼钩很容易挂底,鱼钩挂底也容易后鱼儿容易受惊,从而逃离窝点,这种情况不会有很好的收获。

如果在不熟悉的钓点,不要到了钓点就下钩,先试试水底的情况,在窝点中央,或者窝点附近都试几竿,确定水底情况,确定水底深浅变化,然后在打窝钓鱼。如果水底暗草较多,钓水草边几十公分处,不要贴近水草。钓草洞的时候先试几竿,看看挂底不挂底,然后在确定钓位。

六、窝内有大鱼

这种情况钓友经常碰到,老钓友能看出来,新钓友总觉得没有鱼吃钩。

比如:本来鱼口很好,直接停口了,浮漂一动不动,有时候窝内冒出大量气泡,有时候没有气泡,这种情况有时候是鲤鱼进窝,有时候是鲢鳙进窝。鲤鱼进窝有可能会吃钩但是不一定,光头也碰到好多次,窝内鲤鱼泡很多,但是就是不吃。鲢鳙进窝如果饵料雾化好钓底也能钓到鲢鳙。碰到这种情况,就不要在用拉饵了,改用搓饵,减少抛竿频率,有可能会钓上来大鱼。

比如:鱼窝附近可能有大型鱼或者攻击性的鱼,现在钓友台钓较多,台钓饵料味型又很大,很容易把小鱼诱进窝,小鱼进窝后。肉食性的鱼类又会进窝吃小鱼,黑鱼进窝就是这个情况。虽说有时候用饵料也能把它们钓上来,但是几率比较低。有这些鱼类进窝后,其他鱼类也就没了。这也是导致钓鱼没口的原因之一。也可以通过辨别鱼泡,来确定是什么鱼进窝。

比如:鲢鳙泡成团状,密集数量也多,多的时候就像开了锅,鲢鳙泡在水面持续时间长,如果窝内有这种鱼泡就是鲢鳙进窝了。鲤鱼泡静水时成片成团,流水时变成窄长一片,并且向前移动,有时候鱼泡中间有几个大泡。黑鱼泡和鲤鱼泡相差不大,不容易辨别,只能通过观察小鱼是否跳出水面逃窜来确定。

虽说大鱼进窝了,但是它们吃钩不吃钩或者什么时候吃钩是个问题,有些大鱼进窝后不吃钩也很正常,放宽心态,我们只要做好自己本分的事就行了,大鱼吃钩看运气。

综合:总的来说,钓鱼的时候没鱼吃钩,就要多分析分析没口的原因,确定原因后,再去想办法应对,灵活多变。除非守大物外,不要一直等,说不定找到原因后,根据原因去选择应对方式,还是会有一个好收获。这也是钓鱼的时候有些钓友收获很好,有些钓友钓不到鱼的原因。鱼情的“变”,钓鱼方式也要“变”,跟着鱼情走下酒菜全都有。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我们】
| 评论 全部